欢迎访问商洛财政信息网
政府预决算公开

关于商洛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1-05-09 浏览次数:[ ]

商洛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13)
  

关于商洛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1年2月22日在商洛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www.77365.com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稳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保障抗洪救灾,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10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212392万元,完成奋斗目标200000万元的106.2%,较上年增长29.2%,增收4802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013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04000万元的115.5%,超收16130万元,较上年增长34.1%,增收30555万元;全市上划中省税收92262万元,较上年增长17471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6773万元,增长39.4%;非税收入33357万元,增长22.1%

2010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01970万元,较上年增长38.6%,增支251318万元,主要是上级补助及专款增加、兑现事业人员绩效工资及公务员津补贴提高标准增加支出。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133332万元,增长24.7%;公共安全41510万元,增长31.7%;教育201300万元,增长19.6%;科学技术4357万元,增长27.2%;文化体育与传媒16338万元,增长18.3%;社会保障和就业81102万元,增长125.7%,主要是就业资金由专户改为预算内列支;医疗卫生74195万元,增长36.4%;环境保护43555万元,下降7.5%,主要是退耕还林专款减少;城乡社区事务36803万元,增长43%;农林水事务132183万元,增长92.8%;交通运输34666万元,下降17.9%,主要是当年车辆购置税支出减少;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6164万元,下降21.8%,主要是当年专款减少;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3869万元,增长83.9%;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9403万元,增长103.7%;住房保障支出57782万元,增长158.7%,主要是当年专户基建资金改由预算内列支;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3186万元,增长16.7%;其他支出1800万元,下降31.6%

2010年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77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9000万元的109.3%,超收1774万元,较上年增长23.9%,增收401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4587万元,较上年增长25.7%;非税收入6187万元,增长20%

2010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92004万元,较上年增长44.4%,增支59013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18533万元,增长26.1%;公共安全12367万元,增长44%;教育14099万元,增长55.9%;科学技术76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4360万元,分别下降3%8.9%,主要是上级专款减少;社会保障和就业21065万元,增长228.1%,主要是就业资金改为预算内列支;医疗卫生9478万元,增长53.9%;环境保护11694万元,下降46.8%,主要是退耕还林专款减少;城乡社区事务16536万元,增长131%;农林水事务26184万元,增长63.4%;交通运输25549万元,下降0.9%;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824万元,下降10.3%,主要是专款减少;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330万元,增长238.4%,主要是旅游节、进口贴息及物流中心等增支;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405万元,下降2.3%;住房保障支出23218万元,增长394.5%,主要是专户基建资金改由预算内列支;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573万元,增长2.3%;其他支出746万元,增长150.3%

201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1166万元,比上年增收46万元,增长4.1%;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10127万元,增加1293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59万元,比上年增收13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872万元,比上年减少724万元,主要是专款减少。

2010年,全市财政发展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惠民生、促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据初步测算,2010年市县两级财政全面收支平衡,执行结果为全市当年结余1388万元。目前收支详细情况正在核实清理,决算汇审编出后,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可能会有小的变化。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主要财政工作:

(一)坚持做大财政蛋糕,财政收支规模快速增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70.1亿元,是上一个五年总收入21.6亿元的3.2倍,年均增长32.8%;地方财政收入五年累计完成36.1亿元,是上一个五年14.1亿元的2.6倍,年均增长37.3%,创造了三年翻番、五年翻两番的辉煌业绩。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01亿元,分别是2005年总收入和地方收入的4.1倍和4.9倍。与此同时,六县一区财政总收入全部迈过亿元大关,县域财政收入全面协调快速增长。

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市财政支出从2005年的15.3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0.19亿元,年均增长42.49%2006-2010年,财政支出累计255.3亿元,是上一个五年支出61.1亿元的4.2倍。按总人口计算的全市人均支出由2005年的635元提高到20103758元,增长5.9倍。财政收支快速稳定增长,为和谐商洛建设、经济突破发展、落实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年来,累计争取中省各类预算内补助220亿元,是上一个五年补助51.1亿元的4.3倍,年均增长39.3%。其中2010年补助达到75.4亿元,是200514.4亿元补助的5.2倍。在中省的大力支持和各级财政的不懈努力下,我市连续5年实现了市县财政全面收支平衡,赤字逐年缩小,财政困难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各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五年来,累计争取陕南突破发展资金3.16亿元,中小企业发展各类资金3.97亿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绿色产业发展。同时市县财政通过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设立企业发展基金、重大项目前期费等多种积极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五年来,争取国债补助资金12.3亿元,中省预算内基建及地方债券资金14.4亿元,车购税用于公路建设资金7.57亿元,省财政城市建设专项2.8亿元,成品油价格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1.89亿元等,用于支持重大工程及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全市科技支出五年累计1.28亿元,年均增长59.4%,特别是2010年科技支出4357万元,是2005年的10.3倍。四是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经过多年努力争取,2008年我市开始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范围,三年来共争取补助资金9.49亿元;五年来全市环境保护直接支出10.6亿元,年均增幅97.4%;五年来投入3720万元用于污水管网以奖代补项目建设,投入3400万元用于淘汰落后产能奖励,6388万元用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转贷1亿元用于商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等。五是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先后争取扩大内需中央四批投资9.98亿元,用于支持新建廉租房、农村沼气、安全饮水、医院、基层文化卫生计生站所、基层政法等项目建设;投入1.02亿元用于家电以旧换新、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落实。六是从2007年开始丹凤、镇安、山阳相继纳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范围,在资金上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五年来,全市财政累计投入三农资金59.12亿元,较十五期间的32.4亿元增长82.47%。其中全市财政预算内累计投入三农”29.4亿元,年均增长56%;同时,不断稳定、完善和丰富各项支农政策,实行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春耕地膜、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20多项惠农补贴政策;积极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农民12.5万人;全面推行了一卡(折)通,将42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2010年兑付农民补贴资金9.3亿元,54万户188万人受益。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扶贫开发。在全面落实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政策之外,十一五时期全市下达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0.5亿元;实施工赈、扶贫和生态移民1751174604人,41.25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在全市七县区全面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覆盖,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2.5万元。三是调整支出结构,着力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以解决农村住、行、水、电、路、气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丹治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沼气项目、农田小型水利等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面貌。四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改革,涉及项目从2006年的3大类15个项目扩展到2010年的8128项,资金整合规模从3000万元扩展到6.02亿元,2010年带动其他各类资金14.75亿元投入三农;五年来投入一村一品、生猪产业、设施蔬菜等现代农业项目资金3.42亿元。特别是2008年起市级建立了财政支持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支持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

(四)解决民生问题迈出新步伐,公共财政普惠百姓生活。十一五时期,各级财政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一是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全面清理规范了公务员津贴补贴,连续4年调增了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2010年我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年均收入约是2005年的4倍,市县两级达到同职级同标准同水平。在维护社会正义方面,大力支持基层政法机关建设,保障了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需要,公检法司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大幅提高,积极支持法律援助,为社会稳定和平安商洛建设提供了财力保障。二是以民生八大工程为重点,倾力改善民生。自2008年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以来,总投资103.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资金57亿元。2010年全市农村、城市低保对象分别达到29.1万人和4.5万人,保障农村五保户1.7万多人,享受就业扶助9.2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86%,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0.1万人,城乡免除学杂费学生31万人,18.4万名学生因蛋奶工程受益等,有效缓解了农村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听广播看电视难和废弃物利用难等困难问题。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国外贷款近2亿元支持社会事业建设。四是积极化解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争取中省两政一教债务化解资金4.3亿元,配套化解基层债务9.4亿元。十一五时期预算内教育支出累计68.2亿元,占累计总支出的2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18.3亿元,年均增长52.1%;医疗卫生支出累计20.9亿元,年均增长53%。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快速增长,充分体现了建设民生财政、和谐财政、公共财政的支出取向。

(五)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建立阳光财政2005年市本级和商南县开始实施部门预算改革,2007年市县全面推开,经过数年完善探索,夯实了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完善了与财力水平相适应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预算约束力不断增强,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加快完善。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07年起市级财政专户统一纳入财政国库部门管理,200812家首批市级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2009年底县区支付改革全部启动,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启动改革的市区,同时开始试行公务卡改革。三是非税收入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13.6亿元,总支出12.6亿元。市县积极探索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取消了各执收单位的非税收入过渡账户,依据规定将非税收入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四是以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效率、规范采购监管为重点,政府采购体系逐步完善。五年来全市采购规模达16亿元,资金节约率超过10%。五是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在摸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的基础上,全面建成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止2010年底,全市累计实现资产盘活收益1.1亿元,其中市级7341万元。六是金财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市县全面建成标准化的金财工程中心机房;省、市、县财政骨干网全面贯通;市县财政对外门户网站建设全面完成;涵盖财政业务全流程的财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覆盖市县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资产使用部门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建成。七是加强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定了《商洛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的范围、设立条件、审核报批、年度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调整撤销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八是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推进基层财政职能转换。为了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实现乡镇财政职能由传统的征收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由重视收入向保障支出转变、由少取多予三个转变2009年开始在洛南部分乡镇建立了财政综合服务大厅,推广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级次式审核,止2010年底全市建成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100个,方便了农民群众,规范了财政管理。

(六)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监督和管理迈上新台阶。一是推进依法理财进程。积极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了财政监督。创新监督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成立了财政监督检查局。初步建立了实时监控、综合核查、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的全方位财政监督机制。三是推进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近年,相继制定各类资金绩效考评办法14个,市级评审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17个。四是做好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理工作,健全了涉农资金监管机制。全市共清理2007-2009年强农惠农专项资金59.62亿元。五是全面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2010年累计对135个单位开展了重点检查,发现小金库”6个,涉及违纪资金46.58万元,查处其他违规资金523万元。六是强化了会计基础工作,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

(七)全面推进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财政文化建设,财政系统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在干部的培养任用方面,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人事相宜的原则,倡导出力、出活、出人(出力,为兴商大局出实力;出活,财政工作要见实效;出人,人才不断涌现),努力实现人财两旺的目标,积极创造干部成长发展的空间,提供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与平台,市县各级财政,均呈现出团结奋进、人才辈出的良好势头。在作风建设方面,建立长期包村扶贫联系点制度,党员干部连年结帮扶对子,大力支持抗震抗洪救灾及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增进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感情。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为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治保障。市财政局连续3年荣获政风行风测评第一名。在财政文化建设方面,连年开展了每月读一本好书、我讲一堂课、写一篇调研报告、结一个帮扶对子、体育比赛、才艺表演等十个一财政文化建设活动。特别是2010年,市直财政系统召开了读书心得交流演讲会,评选了25名敬老爱家模范,组织了廉政书画摄影比赛,举办了财政系统乒乓球比赛、才艺展示活动、财政超20亿元文艺晚会等文化建设活动,增强了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在机关建设方面,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创五型机关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市财政局创建五型机关通过了考核验收,并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等40余奖项。

总体看,过去五年,是财政实力不断壮大的五年,是财政综合职能作用不断发挥的五年,是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是财政改革和管理不断推进的五年,是县乡财政困难状况不断好转的五年,也是财政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关心的结果,是各县区、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税收财务干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通过实践,财政部门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加深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做好财政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归结起来,以下五个方面值得认真总结研究:一是注重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二是注重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三是注重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四是注重加强管理、提高财政效能;五是注重建设队伍、践行工作宗旨。

面对现实,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财政改革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在县域间和行业间分布不均衡,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有待加强;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对财政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需要与财力可能仍存在较大差距,收支矛盾依然十分尖锐,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财力水平仍相对较低,保障能力比较脆弱,基层财政仍很困难,特别是实施地方津补贴政策,对各级财政造成了较大的支出压力;四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债务风险进一步向财政转移和聚集,控制和化解政府债务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财政管理还不够严格精细,财政支出进度不够均衡,铺张浪费现象仍然存在,预算执行管理仍有差距,财政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11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及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依法理财,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原则是:积极稳妥,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艰苦奋斗,厉行节约。

(一)全市财政预算安排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综合考虑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收入增减变化,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25.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14.2亿元,均增长18.2%。在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安排10.3亿元,增长18.7%;非税收入安排3.9亿元,增长16.9%。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规定,从2011年起,除教育收费以外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用于上交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今年收入计划安排已考虑此因素。

按照14.2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和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全市年初可安排财力为49.85亿元,比上年初增加6.8亿元。加上省财政提前告知我市2011年专项补助14.53亿元,2011年全市年初总财力为64.38亿元,比上年初增加14.06亿元。

按地方财力和上级提前告知的专项补助安排,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安排64.38亿元,比上年初增长27.9%。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一般公共服务138000万元,增长28.6%;公共安全45000万元,增长32.4%;教育175000万元,考虑预算编列中省提前告知专款因素,同口径增长28.1%;科学技术3700万元,增长35.5%;文化体育与传媒15000万元,增长31.9%;社会保障和就业50000万元,增长38.9%;医疗卫生41000万元,增长32.3%;环境保护4900万元,增长36.1%;城乡社区事务10500万元,增长31.3%;农林水事务87000万元,增长31.8%;交通运输8000万元,增长35.6%;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700万元,增长30.3%;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500万元,增长30.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5500万元,增长31.3%;住房保障支出17000万元,增长32.8%;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2000万元,增长29%;其他支出36022万元,增长15.3%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

2011年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24100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安排17000万元,增长16.6%;非税收入安排7100万元,增长14.7%

2011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24100万元,加转移性收入505213万元,减去转移性支出452324万元后,年初总财力为76989万元,较上年初增加10772万元。

2011年市本级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继续实行部门预算。根据财力和上级提前告知的专项补助安排,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76989万元,比上年初增长16.3%。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一般公共服务15000万元,增长15.4%;公共安全8100万,增长17.4%;教育8300万元,增长22.1%;科学技术519万元,增长18.8%;文化体育与传媒3000万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7300万元,增长20.7%;医疗卫生4800万元,增长20%;环境保护1950万元,增长21.9%;城乡社区事务2500万元,增长19.2%;农林水事务4000万元,增长17.7%;交通运输1000万元,增长25%;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100万元,增长18%;商业服务业等事务600万元,增长2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650万元,增长17.8%;住房保障支出3100万元,增长19.7%;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1350万元,增长17.4%;其他支出12720万元,增长12.6%

(三)全市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215万元,增长4.2%;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215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35%。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280万元,增长8%;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8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19.5%

三、2011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我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将切实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着力培植壮大财源,奠定财政增收的稳固基础。积极营造有利发展的财税政策环境,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把转方式调结构与培植壮大财源相结合,把财政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在用足用好财政政策,大力培植多元化财源结构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中省专项资金倾斜,完善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促进作用,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注资,吸引社会投资,推进产业调整升级,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围绕提增速扩总量,着力抓好财政增收,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一是坚持一手抓重点税源监控,一手抓提高收入质量。建立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税源监控体系,依法加强重点行业、税源、税种的征管,确保应收尽收,逐步提高税收收入比重,把经济发展成果体现到收入增加上来,圆满完成全市财政总收入2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2亿元的目标。二是紧紧抓住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全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补偿范围的大好机遇,积极求得各方支持,加大争取中省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当年收支平衡,并消化部分赤字和债务。三是加快支出进度,落实重点支出。确保民生八大工程、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提高预算执行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进一步健全非税收入征管机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征缴入库,拓宽财政增收渠道。五是科学调度,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财政资金用省、用对、用好,保障各项事业发展。

(三)围绕惠民生保重点,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切实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让城乡居民分享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控管。勤俭理财,厉行节约,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从严控制公务接待、公车更换、会议考察等一般性支出。三是正确处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与加快发展的关系,积极落实第四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及绩效工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政策性增支。四是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谋发展,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确保重点项目支出需求,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四)围绕抓管理促改革,着力加强财政监督,完善财政运行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加大预算内外资金和部门专款整合力度,增强财政资金使用合力,实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二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改革,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健全财政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三是加快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跟踪问效机制。强化科学论证,控制新设专项,整合同类专项,注重过程管理,严肃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转换乡镇财政职能,推进规范化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建设,强化乡镇财政服务三农和对涉农资金就地监管的作用。五是推进财政法制建设,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财政监督机制,强化财政执法监督。六是不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和偿债准备金,严格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七是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金财工程建设的步伐,逐步实现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推进省、市、县、乡四级联通。

(五)围绕转作风强素质,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队伍整体素质。2011年,全市财政将紧密结合工作职责职能,继续树立穷财政、富思路小岗位、大财政为人民、重民生讲文化、树特色的四个理念;切实增强保障发展能力、组织调控能力、保障民生能力、维护和谐能力和财政工作实力五种能力,建设科学化、民生化、效益化、和谐化、阳光化、人文化六化财政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创先争优、财政文化建设等活动,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财政系统干部依法理财水平,做到廉洁自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拔尖、作风优良的高素质队伍,为推动我市财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各位代表,今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实现富民强市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条:商洛市2010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下一条:关于商洛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