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商洛财政信息网
政府预决算公开

商洛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日期:2013-03-05 浏览次数:[ ]

商洛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1)

关于商洛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年2月19日商洛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www.77365.com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求真务实,主动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稳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提升财政实力,努力保障改善民生,圆满完成了预算收支任务,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快报统计,2012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3.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31.8亿元的106%,增长26.1%,增收6.9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19.63亿元的109.5%,增长30.3%,增收5亿元;全市上划中省税收12.2亿元,增长19.4%,增收1.98亿元。

2012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4亿元,增长25.5%,增支27.25亿元,主要是上级专款增加、公务员津贴补贴及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提高标准增加支出等。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218522万元,增长31.9%;国防666万元,增长28.3%;公共安全53019万元,增长7.5%;教育402269万元,增长51.8%;科学技术6416万元,增长22.8%;文化体育与传媒23332万元,增长23.2%;社会保障和就业102455万元,增长24.1%;医疗卫生112570万元,增长23.8%;节能环保47943万元,下降14.4%;城乡社区事务31903万元,下降4.6%;农林水事务219327万元,增长40.4%;交通运输30580万元,增长29.6%;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688万元,下降6.6%;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0391万元,下降14.6%;金融监管等事务682万元,增长69.2%;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6016万元,下降3.4%;住房保障支出52241万元,下降31.8%;粮油物资储备事务3519万元,下降8.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996万元,增长86.4%;其他支出749万元,下降79.2%。

2012年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68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31500万元的100.6%,增长10.4%,增收298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21561万元,增长18%;非税收入10123万元,下降3%。

2012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8382万元,下降5.4%,减支8515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25014万元,增长22.3%;国防371万元,增长25.3%;公共安全16121万元,增长7.3%;教育16104万元,下降0.4%;科学技术955万元,增长4.1%;文化体育与传媒4872万元,下降1.8%;社会保障和就业15794万元,下降6%;医疗卫生15629万元,增长68.6%;节能环保3757万元,下降27.2%;城乡社区事务13438万元,增长3%;农林水事务14972万元,下降16.3%;交通运输12560万元,增长9.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293万元,增长0.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908万元,增长21.4%;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55万元,增长154.1%;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448万元,增长4%;住房保障支出1437万元,下降92%;粮油物资储备事务421万元,下降33.7%;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060万元,增长62.3%;其他支出73万元,下降91.2%。

201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186万元,增长46.6%,增收1649万元;基金支出16906万元,减少36307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637万元,增收1716万元,基金支出5770万元,增支3100万元。

初步测算,2012年市县两级财政当年全面收支平衡,执行结果为全市当年结余333万元。目前收支详细情况正在核实清理,决算汇审编出后,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可能有小的变化。

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工作主要体现在:

(一)强化征管,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困难、税收增长趋缓的局面,财税部门积极强化征管,深入开展“育财强税”活动,通过深挖非税收入,重点税源提前介入、监控清缴等方式,努力保证了收入的平稳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收入分别实现33亿元和21亿元,收入双双破关,总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各级财政及早谋划沟通,积极汇报争取,当年全市新争取中省财政预算内财力补助10亿元,总量达到50亿元,新增预算内专项补助13亿元,总量达到60亿元,均创历年之最。各项补助为全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力支撑,为全市连续第七年实现收支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县财政保工资、保运转、惠民生、促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培植财源,积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灵活运用财政手段,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资金、政策支持,努力促进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培植财源,建立了“十二五”财源建设项目库和绩效考评机制。设立财源建设奖励资金,首次重奖财政收入前三名县区和17户纳税过千万企业。二是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加快推进循环发展的实施意见》,专项安排工业发展资金,重点培育资源优势产业体系,促进十大循环产业链发展。三是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市筹措项目前期费1.44亿元,重点推进15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市争取和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2.3亿元,用于支持新建廉租房、城市基础设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四是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财政部门申报争取各类支持企业发展资金8900万元,扶持企业90多个;提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3.65亿元。五是认真落实促进消费政策。全市累计销售家电、摩托车下乡产品超过50万台(件),累计兑付补贴1.66亿元。六是积极争取中央代发地方债券资金2.4亿元,争取陕南移民搬迁专项借款等,加快推进“商丹一体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等。

(三)民生优先,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部门强化保工资、惠民生、强三农、促发展的责任,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比重达到82%,全年民生支出108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1%。2012年全市民生工程实施10大领域79类项目,规划总投资38.53亿元,拨付各类民生工程资金42.94亿元,同比增长15%,超额完成民生工程投资,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各类按政策保障对象应保尽保。一是切实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教育支出40.2亿元,按测算口径占总支出的24.16%,超额落实教育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22%的要求。二是大幅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当年全市财政支农支出预算安排10.8亿元,增长23.9%,高出总支出预算2.6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农支出26.3亿元,增长21%。三是投入就业、低保、救灾、养老、合作医疗等资金6.19亿元,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四是安排补助资金7.96亿元支持移民搬迁工程,新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201个,搬迁开工2.1万户8.1万人。五是通过预算安排、资产置换等方式筹集资金,全年拨付公租房建设资金7142万元,拨付新建廉租房基建资金6250万元,确保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六是稳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特惠制项目,全年共审批和实施财政奖补项目831个,拨付奖补资金1.06亿元。七是连年第六步调增了干部职工津补贴和绩效工资标准。

(四)科学理财,财政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市县全面完成财政预算指标系统建设,制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资本收益收缴管理、预算编报办法;全市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9.65亿元。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市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1070个,办理支付业务9.3万笔、88.4亿元;市县公务卡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市发行公务卡8436张,刷卡结算88万元。三是实施财政专户统管。全面清理撤并财政专户80个,统一管理,完善内控,确保资金安全。四是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市级建成政府采购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化采购执行系统平台正式运行,全年政府采购规模6.9亿元,节约资金7670万元。五是继续规范单位资产管理,加大盘活经营力度。全市资产运营盘活资金量比上年增长20%,累计盘活收益3.2亿元,其中市级1.04亿元。六是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深化资金整合改革,集中支持事关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产业。全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8.73亿元,整合项目163个,带动其他各类资金19.2亿元。七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全市共完成了263个项目的预决算审查工作,送审金额35.95亿元,净审减投资3.37亿元,平均审减率9.38%。八是加快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步伐,全市62个财政所顺利通过省厅检查验收,争取奖补资金1225万元。九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搭建了市、县、乡三级财政工作专网,推广实施了中、省统一业务应用系统13项,实现了省市县数据共享。十是推进政务公开,积极稳妥地做好预决算和 “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五)廉洁从政,加强财政文化和队伍建设。一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岗双责,把廉政建设与财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追究。二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全面查找财政权力运行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风险防控点。三是大力弘扬“爱岗、创新、规范、厚德”的新时期财政精神,在全市财政系统深入开展了提升干部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双提升”活动,不断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纯洁、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行动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2012年市财政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市委、市政府、省财政厅30多项嘉奖。

各位代表,2012年财政部门科学理财治税,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收支结构,全力保障民生,坚持五个注重,一是注重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二是注重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三是注重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四是注重加强管理、提高财政效能,五是注重队伍建设、践行工作宗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财政保障的领域更广、重点更多,特别是涉及民生支出的规模大、刚性强,财政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支出需求增长快于财力增长,平衡财政收支的压力异常沉重;二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主导我市经济的有色金属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今后的财政收入需要更加注重持续增长、稳定增长;三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着力调整收入结构、优化收入质量将成为新的财政课题和努力方向;四是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较弱,特别是实施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各项民生配套政策,加大了市县财政的支出压力;五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隐性债务逐年加大,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六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综合分析,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市财政收支形势依然偏紧,平衡压力较大。2013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民生优先,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保障住房、移民搬迁等的支持力度;依法理财,严格财政收支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综合财政监管,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全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原则是:依法理财,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公开透明,勤俭节约;注重绩效,保障民生。

(一)全市财政预算安排

1、财政收入: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综合考虑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收入增减变化,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39.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25.16亿元,均增长17%。

2、全年财力:按照25.16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和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3年全市年初可安排财力为74亿元,比上年初增加14.78亿元。加上省财政提前告知我市补助25.18亿元,2013年全市年初总财力为99.18亿元,比上年初增加21亿元。

3、财政支出:按地方财力和上级提前告知的专项补助安排,2013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安排99.18亿元,剔除中省提前通知的专款补助不可比因素后,支出安排为74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5%(下同),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一般公共服务201400万元,增长21%;公共安全67600万元,增长26.1%;教育204000万元,增长27.5%;科学技术5740万元,增长27.6%;文化体育与传媒21910万元,增长27.5%;社会保障和就业19200万元,增长27.7%;医疗卫生10000万元,增长26.2%;节能环保5700万元,增长25.9%;城乡社区事务16200万元,增长26.6%;农林水事务69636万元,增长28.2%;交通运输9500万元,增长25.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620万元,增长24.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355万元,增长27.3%;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44万元,增长25.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8500万元,增长26.9%;住房保障支出10500万元,增长28%;粮油物资储备事务2888万元,增长20.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7500万元,增长25.2%,主要是偿还2010年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本息等债务;其他支出61667万元,增长22%。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

1、财政收入:2013年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3.52亿元,同口径增长17.4%。

2、全年财力:按照3.52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和体制补助计算,2013年市级年初可安排财力为99627万元,比上年初增加14738万元。按大口径计算,2013年市级收入3.52亿元,加全市转移性收入735297万元(含省财政提前告知本级补助2060万元),减去对县区转移性支出668810万元后,年初总财力为101687万元,较上年初增加6760万元。

3、财政支出:2013年市本级继续实行部门预算。根据财力和上级提前告知的专项补助安排,2013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01687万元,剔除中省提前通知的专款补助不可比因素后,支出安排9962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7.4%(下同),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一般公共服务21500万元,增长15.5%;公共安全11200万元,增长15.1%;教育11032万元,增长21.1%;科学技术760万元,增长18.8%;文化体育与传媒4100万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5016万元,增长22.9%;医疗卫生5200万元,增长22.4%;节能环保2500万元,增长20.8%;城乡社区事务3500万元,增长16.7%;农林水事务5464万元,增长19.3%;交通运输980万元,增长19.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900万元,增长16%;商业服务业等事务850万元,增长15.3%;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8万元,增长21.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900万元,增长12.5%;住房保障支出4600万元,增长19.5%;粮油物资储备事务2500万元,增长18.5%;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2300万元,增长16.5%,主要是偿还2010年中央代发地方债券本息及省级城市建设专项借款;其他支出4297万元,增长8.3%。

(三)全市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5878万元,增长13.3%;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878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27.3%。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3850万元,增长5.9%;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85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加安排1350万元。

201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3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富民强市为目标,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千方百计保收入,全力以赴稳增长,尽心竭力惠民生,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管理,改进工作作风,为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为此,2013年全市财政部门将以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力求在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上有新突破,在优化支出结构和改善民生上有新举措,在改革财政管理方式上有新作为,在加强队伍建设上有新成效,围绕保增长、抓增收、控一般、惠民生、强管理、推改革的工作思路,坚持:

---实现“一个目标”,即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完成。在收入上要一手抓重点税源监控,一手抓提高收入质量。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机制,跟踪了解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重点产品产量及价格变动情况,加强税源与税收的对比分析,依法加强重点行业、税源、税种的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促进主体税收稳定增长,逐步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圆满完成全市财政总收入3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16亿元的目标。同时,要抢抓机遇,积极求得各方支持,加大争取中省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当年收支平衡,并消化部分赤字和债务。

---做好“三个保障”,即保增长、保民生、保运转。

保增长,就是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在经济发展中实现财政持续增收的观念,围绕“稳增长”这一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和资金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奖补等方式,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社会消费的支出比重,落实保增长的各项措施,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助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民生,就是要确保各项民生支出足额到位。今年财政民生工作要努力做到:第一,确保“两个80%”。市县财政要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力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80%以上。第二,坚持民生“扩面提标”,搞好政策衔接,加快民生工作由“保基本”、“广覆盖”向“重统筹、建机制、可持续”转变。

保运转,就是保和谐,就是把广大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兑现放在优先位置,正常工资增资坚决不留预算缺口,使干部职工能有钱办事、有劲干事。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保障各项事业正常运行,建立保障乡镇政权运转经费管理机制,提高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注重“三个提高”:

一是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今年要逐步降低非税比重,提高税收占比,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稳定增长。

二是提高财政隐性债务化解程度。地方政府债务财政“兜底”日益制约公共财政职能的发挥。今年将细化举债审批程序,研究制订财政性资金出借上级审批备案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审批权限,努力防范债务膨胀,化解财政风险。

三是提高财政工作的透明度。按照“依法行政、为民理财”的要求,加快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财政预决算、预算单位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和重点领域、基层财政民生项目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努力提高财政信息面向公众、服务公众的能力和水平。

---抓好“九项工作”:

一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全市筹措项目前期费1亿元以上,支持重大项目策划储备。认真落实《加快推进循环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

二是以“育财强税”活动为载体,奖励财源建设先进,促进财源建设科学发展。

三是强化“三农”投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四是着力改善民生,促进低收入和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 “保障民生底线、突出民生重点、创新民生制度”是财政保障的底线,财政始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为重点,确保财政投入,按照“扩面提标”的要求,力争今年再有一批项目尽快实现制度或人群全覆盖,让群众早得实惠,多得实惠。

五是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落实财政教育支出增幅高于当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财政教育支出达到财政支出比重的要求。

六是以资金整合为抓手,集中财力办大事。对符合中省政策目标,使用方向相近、归口同一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要予以归并;对支持方向相同或相近,但归口不同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采取规划整合、项目整合、板块整合,特别是县级整合的方式,配合项目库管理,在项目申报之初就要加大整合力度,集中精力谋项目,集中财力保重点,有效发挥整体效应。

七是全面开展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选择一批重点领域、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追踪问效,实施绩效评价,逐步扩大范围,同时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结果作为编制预算、分配资金的重要参考,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八是稳固基础强管理,努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探索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二是建立和完善以部门预算为龙头的预算编制体系,以国库集中收付为龙头的预算执行体系,以绩效评价为龙头的预算监督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预算管理机制。三是选择有利于商洛发展、优势特色的循环发展、产业调整、技术创新、科技转化、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三农建设等项目建立项目库,开展项目择优、申报评审、滚动管理。

九是深化财政文化建设,加强财政系统职工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廉政勤政为重点,以提炼财政精神、深化财政文化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财政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财政干部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服务。

---强化“六项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提升干部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双提升”活动,完善工作责任制度和工作考核制。

二是进一步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和监督检查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经纪律执行。

三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适应“金财工程”电子政务需要。

四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重点做好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信息化建设、电子化政府采购、乡镇财政服务职能转换、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等几项改革。

五是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六是进一步树立财政服务大局意识,提升财政保障服务水平,保持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财政工作目标,以绩效管理和改革创新为抓手,以财政文化建设和素质提高为载体,不断提升财政形象,以新的姿态站在新的起点,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财政预算任务,为促进富民强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附件:商洛市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附表

上一条:关于《商洛市2012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和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有关指标的解释说明
下一条:商洛市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关闭